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海南 > 专题频道 > 高考 > 2013

海南心理学专家:正确看待高考前焦虑症状

【字体:   2013-06-03 11:03:50   来源: 海南特区报  

高考临近,不少考生出现了焦虑症状:有的担心自己没复习到位,有的因为成绩波动而对高考失去自信,有的害怕达不到父母或自己的期望而惶恐不安,有的则因为担心高考期间生病或出现其他意外而背负压力。记者采访发现,面对高考,部分考生家长的焦虑情绪并不亚于考生。考前、考中该如何克服焦虑?面对高考该如何调整心态?针对这些家长和考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5月27日专访了海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海南中学心理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开基。

1  正确看待高考,用积极心态化解压力

“现在距离高考仅有10天左右,我觉得考生应正确看待高考和考前的焦虑症状。”张开基认为,考前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属正常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面对高考这样的大事件时,不紧张并不见得是好事,适度的紧张情绪反而有助于考生在考试时实现较好的发挥。”

正确看待高考,最重要的就是正确看待高考对于自己的意义。“我相信,对于每一名有志于继续深造的考生来说,高考都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但我们要明白,高考并不是人生惟一的目标,即便考不上理想的大学,考生也能在其他学校中培养自己的开拓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并不见得就比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要差。”张开基建议,考生不要把高考目标看得过重,用积极的心态化解压力,努力从中享受到学习和备考的快乐。

2  保持身心愉悦,提升应考能力和自信

张开基认为,现阶段,考生调节心理一定要做两件事,一是放松情绪,让自己每天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张开基说,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大脑处于高度活跃期,能够诱发知识更快、更准确地显现出来。二是考生可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才能牢记知识,加深理解。张开基建议,考生可根据个人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制订一个最后阶段的详细复习计划表,并按时保质完成。

自信是高考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张开基总结出了提高自信心的“六条军规”:正确对待考试失败,以积极向上的心态看待成绩和学习;扬长避短,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学科,肯定自己的成绩;拟定可行的学习目标,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换角度看问题,以积极心态发现积极意义,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合理进行发泄,以求内心的平衡;多和老师、父母、同学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加自信地学习。

3  制定合理的目标,积极进行自我暗示

对于高考的期望,张开基建议,考生要根据个人实际制定合理的高考目标,过高的期望会使考生焦虑,增强考生的自卑感和挫折感,从而影响备考和考试发挥;而过低的期望,则不利于调动考生的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难以进入最佳的应考状态,“建议考生适当降低高考期望值,这样更容易帮助考生正常或超水平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年高考,总有部分考生“心事重重”,担心考前失眠,没考好对不起父母等。对此,张开基介绍了一个有效的心理调节法,即通过编写励志、积极的心理暗示短语来鼓励自己,树立备考信心。如“我努力学习,我一定会成功”、“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别人能考好我也能考好”等。在应试技巧上,张开基建议考生可适当提前抵达考场,遇到熟悉的同学或老师时,报以微笑或击掌相互鼓励,主动向监考老师问好。

4   家长要摆正心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面对高考,不仅考生会紧张、焦虑,家长也会产生类似情绪,不少家长发现,自己很难与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进行沟通。张开基认为,临近高考,家长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高考目标。同时,家长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一旦出现焦虑等负面情绪,要及时与亲朋好友交流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保持冷静、理智、快乐的心态,避免影响孩子。

“现在大家都说高考是一个家庭的事情,其实归根到底,高考是孩子的事情,家长要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摆正自己的心态,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张开基认为,在备考最后阶段,家长可以尝试做好4件事:理解孩子,感受孩子的情绪;学会倾听,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引导孩子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向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议;学会欣赏、激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我能行”的良好心态。(记者 刘泽飞)
 

编辑: 海南.编辑人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