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打印 中国天气首页 生活 旅游 繁體中文
中国天气网>海南 > 专题频道 > 国庆

气象服务的“军转民”之旅 从严格保密到随时获取

【字体:   2019-09-27 17:13:54   来源: 中国 气象报  

  中国气象报记者 谷星月

  编者按:

  从每日一次天气预报,到现在每日N次、N种渠道发布天气预报,公众早已习惯了便利的天气信息获取方式。但在60多年前,情况大不相同,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都属国家秘密,公众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怎样,多半要靠猜。

  1956年7月1日,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向北京市民直接提供天气预报服务。自此,天气预报可以公开传播,公众气象服务如鸟归林、如鱼得水,有了广阔的活动天地,气象工作者可以采用最快捷、最容易为人民群众接受的方式开展工作。

  背景故事

  曾经的秘密

  公众气象服务的发展如果要以时间划分的话,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年12月到1956年6月,这一时期气象情报、天气预报均属国家秘密,通过新闻媒介发布会受到保密规定的限制。而1956年7月至今,则被认为是第二阶段,此时天气预报可以公开对外发布,公众气象服务开始步入全面发展时期。

  1949年12月,军委气象局成立,专为国防服务。彼时,全国解放战争尚未结束,盘踞在台湾的国民党残余势力时常骚扰大陆地区。不久后,朝鲜战争爆发,美帝国主义派遣第七舰队入侵我国台湾海峡。

  内忧外患的情势,使得与军事行动、战争胜负休戚相关的气象情报、天气预报和气候资料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家秘密,需要加密传送。若需对外发布,则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控制。因此,这时的公众气象服务更侧重于重大灾害性天气警报服务。

  1951年6月,出于适应我国近海渔业发展和保障生产安全的目的,我国在华东沿海建起了渔业气象站和天气警报所,开始利用广播、信号球方式发布台风警报。

  次年,华东军区气象处报告提出,上海作为我国的重要海港,常有船舶到海上作业,一旦遭遇大风暴雨等特殊天气,往往会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建议遇到6级以上大风时增加两次警报。1952年11月,上海气象台开始公开发布沿海大风预报和警报,上海外滩气象站也自1953年1月1日起,每天两次用中英文给海岸电台拍发海洋气象预报和悬挂大风或台风信号。

  与此同时,上海气象台和华东人民广播电台还在1952年6月1日到10月31日联合举办台风报告节目,获得巨大成功。每天一到节目播出时间,从政府工作人员到学校学生都聚集在广播机前收听节目,有的指定专人抄收,有的还将抄到的台风消息油印成小报传播。刚刚起步的公众气象服务,就似其名字一般,逐渐在公众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朝鲜战争结束后,国家将要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工农业也急需天气信息指导生产及防范气象灾害,由此,天气信息开始解密。

  值得一提的是,从1955年3月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用日语和朝鲜语公开广播经我国大陆沿海转向日本、朝鲜(包括韩国)的台风、寒潮及低压产生的8级以上大风及其他严重灾害性天气。为此,中央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前身)局长涂长望还向这些国家的人民发表了广播谈话,表示中国虽然知道公开灾害性天气警报可能为驻扎在此的美国海军空军所利用,但为使这些国家的人民能避免或减少损失,仍选择这样做。

22.jpg上海外滩气象站自1953

年1月1日起,每天两次用中英文给海岸电台拍发海洋气象预报和悬挂大风或台风信号。

  时代变迁

  遍地开花

  1956年7月1日,遵照毛泽东主席“气象部门要把天气常常告诉老百姓”的指示,在周恩来总理同意天气实况、天气情况和天气预报使用明码后,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向北京市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拉开了气象信息向公众传播的序幕。

  餐桌上的旧报纸

  我自小在爷爷家长大,吃早饭时,爷爷总会在餐桌上铺一张报纸,一边吃,一边看。我不知道报纸是什么时候送到的,只知道很早,早到吃早饭时总能见到。识字后,有一次我也学着他看报,从报头的天气信息到最后的广告页,一路囫囵吞枣地翻下去。

  “报纸不是这样看的。”爷爷笑着说,“应该先看最上面的天气预报,这样才知道今天出门要不要带伞,然后看头条,了解国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报纸,应该是最早被用来传播气象信息的新闻媒介之一了。

  1956年后,各级党报纷纷刊载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情报和天气预报。改革开放后,各种小型报纸涌现,天气预报在这些报纸中多占据一定位置,而一次重要天气过程发生后,其对当地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往往成为各地方报纸的头版新闻。

  但报纸的天气预报服务因时效较差而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贴近人民生活的气象指数在报纸登场。由于报纸的可重复阅读优势,这些不易被瞬间掌握的气象指数找到了良好的传播途径,成为许多地区群众热议的话题。如晾晒指数、啤酒指数等,在传播过程中被读者普遍接受。

23.jpg1956年7月1日,中央气象台第一次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向北京市民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全家围坐听广播

  彼时,人民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节目,由于覆盖面广、时效快,很快成为开展公众气象服务的主要手段。

  1956年6月11日,为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农业生产及其他生产建设单位的需要,中央气象局和广播事业局联合下发通知,逐步在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和有线广播站建立天气报告广播节目,每天定时广播。

  这一通知奠定了气象、广播两个部门合作开展公众气象服务的基础,为全国各地开展公众气象服务指明了方向,开创了利用广播技术把天气预报快速送到城乡人民中间,送进千家万户的新局面。当时,这一画面经常见到——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收听次日的天气预报,这也成为许多家庭难忘的温馨时刻。

  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电视天气预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广播天气预报节目造成影响,但广播天气预报服务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边远地区人民的欢迎。

  为此,国家气象中心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广播天气预报服务进行了改革与调整,增加了广播次数,对播发的城市也做了调整。广播天气预报和电视天气预报相互补充,扬长避短,组成了覆盖全国的公众气象服务网,每天及时把天气告知老百姓。

  一首背景音乐听了近40年

  有一首电子琴演奏的曲目,陪伴了CCTV天气预报近40个年头,你可能不知道它的名字叫《渔舟唱晚》,但这首曲子一放,你肯定知道天气预报开始了。

  每晚7时32分的《天气预报》,成为从国家主席到广大人民群众都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全国约有8亿人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在2002年电视收视率调查中,《天气预报》节目名列收视率排行之首。

  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为公众气象服务打了一剂强心针。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下,国家气象中心适时开展电视天气预报服务。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配上亲切的解说,优美的背景画面和悠扬的乐曲,让人民群众不仅获得天气预报信息,还能欣赏祖国的大好山河。电视天气预报后来居上,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第一渠道。

  1981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发的天气预报还以口播为主。1983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了“灯光城市闪烁图版”,在报道某一城市的天气预报时,该城市位置上的灯光就会闪动起来。1984年1月,《天气预报》节目利用数字特技“拉洋片”播出,增加了15个城市的预报,这时天气预报城市总数达到27个;1986年10月,增加到30个,同时彩色卫星云图也登上了电视屏幕。

  当直观、漂亮、动态显示的彩色卫星云图和天气演变图在天气预报节目播出后,影响极大。应用计算机技术制作电视天气预报是公众气象服务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它提高了电视天气预报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开辟了持续发展的道路。

  1993年3月1日,气象节目主持人从幕后走到台前讲解天气,并增加了48小时形势预报。此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纷纷成立气象影视队伍,气象信息的传播步入空前繁荣阶段。

23.jpg人人都是“预报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由于网络兼具了其他传统媒体的优势,更具备检索便捷、发布过程简易、交互性强、时效性极强等特点,各级气象部门纷纷开办了自己的气象网站,为公众提供短时、短期、中期、长期等不同时间尺度和大范围、中范围、小范围等不同空间尺度的天气预报产品,随之衍生出的穿衣、洗车、紫外线强度、运动、空气污染扩散等相关指数的预报也逐步出现在这些气象网站上。

  此时,气象信息的传播也更为有效,各门户网站纷纷直接采用气象信息或对气象部门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公众在浏览网页内容的同时也能获知天气信息。同时,国外一些专业气象网站也纷纷登陆中国,不仅在服务手段和内容方面对气象部门有更多补充,也刺激了我国气象部门向更全面、更多元的服务手段和内容、更大的覆盖范围、更广阔的服务领域,以及更贴心的服务方式前进。

  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原先针对个人的信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气象部门与各级政府,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环保、交通管理等部门,以及通信、电力等公司深化合作,通过手机短信、天气类APP、QQ、微信、微博、电子邮箱等渠道主动向用户发布天气预报预警、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中小河流洪水气象风险预警、地质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道路交通气象服务等信息。

  此外,城镇、农村群众还可以通过气象服务电话、智能服务平台、广播、电视、气象电子显示屏、预警大喇叭等渠道获知天气信息。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外气象公司瞄准机遇打开商业气象服务的大门,为不同用户订制各种针对性极强的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气象信息带来的经济效益正在不断凸显。

  至此,公众气象服务遍地开花,人们选择的空间也更为广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获取气象信息。多渠道涌现的海量气象信息不断丰富着公众气象服务的空间和内容,公共气象服务正迈向全新的繁荣。(图文资料来源:《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

气象卷 1949-1999》《文史参考》等)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9年6月10日四版 )

编辑: 中国天气网海南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收藏此页】 【打印